为什么完片担保在中国举步维艰?

投资者在投资一部影片时,要面临很多风险,如编剧、导演及演员能否有效发挥其创造力、电影的宣传发行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影片能否最终收回投资并获取利润等。在这所有风险中,投资人和制片人最难以承受的便是一部影片最终不能被完成。如果一部影片不能完成,就无法实现其任何价值。借鉴国外针对“完成风险”的解决方案和经验,一个新的名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成为了我国电影业的关注热点,那就是“完片担保”①。

2010年,在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也特别提出了“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演艺、会展、动漫、游戏、各类出版物的印刷、复制、发行和广播影视产品完工险……”事实上,所谓“完工风险”,原本来自于建筑行业,指的是因拟建项目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不能按期运营、项目建设成本超支、不能达到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的风险,而“完工险”就是针对这样一些风险而设计的专业保险产品。电影的完工风险则包括了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预算严重超支、不按照剧本拍摄、没有按期完成或被迫取消,从而不能顺利移交发行方的情况,“完片担保”就是对电影完工风险的一种担保。和其他保险及担保类金融产品一样,“完片担保”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大量资金有强烈渴求时的产物。同时,“完片担保”保证的是电影的制作风险,而不是投资风险。一部影片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收回投资,均不在“完片担保”的保障范畴之内。

严格地讲,在好莱坞及欧洲,“完片担保”不只是一个保险产品,而更倾向于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或业务,这种“完片担保业务”由专门的完片担保公司来完成和实现。作为荷兰Lowland电影咨询公司总经理并且曾经在好莱坞及欧洲担任制片人的何重生(Rene Seegers)先生,在2009年受国外知名完片担保公司FFI(Film Finances Inc.)的委托,对中国电影业中“完片担保业务”的可行性进行调研。笔者有幸与何先生一起对如何将“完片担保”与中国电影业对接这一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研究、探讨和实践。

结合何重生先生在担任制片人时与国外完片担保公司合作的丰富经验,我们与国内多家知名的制片公司、保险公司、数据研究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会谈。最终我们发现,虽然一些内地电影项目号称投保了“完片担保”,但事实上,内地目前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完片担保业务”,因为我国尚缺乏此类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讲,要想在国内推进“完片担保业务”,主要存在如下几大障碍。

一、业内人士对于“完片担保”的理解不足

在与许多业内人士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完片担保”的理解和认识不足。有人将其仅仅理解成一种保险产品,有人更是认为成立一个担保公司就能够立刻实现“完片担保”,事实不然。

1.“完片担保”是什么

“完片担保”起源于美国,早期的美国电影产业也类似于中国现在的状况,电影绝大多数由大制片厂或国有企业生产,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及资源,在发生意外时,完全有能力保证一部影片的完成。20世纪50年代始,众多独立制片人开始拍摄影片,他们中大多数是不起眼的小公司甚至是个人,雇佣一些人手,寻找投资拍摄影片的机会。然而,这些个人或小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向银行等投资人提供担保,证明自己一旦遇到意外情况还是能将资金还给银行或投资人。于是,他们寻求保险公司的帮助来承保这些风险,这就是“完片担保”的雏形。后来,逐渐有专业的“完片担保公司”来承接相应的“完片担保业务”。所以,“完片担保”实际上并不保证一部影片的盈利能力,而是担保一部影片在预算内能够按期完成。如果影片无法按期完成,“完片担保公司”将接手影片制作并负责按承诺的保额赔付投资人。通常,影片在拍摄时便会与发行公司谈妥海内外的影片及音像版权的发行,并签订协议。但事实上,即使合同金额足以支付拍摄费用,制片人仍然没有足额的资金进行拍摄,因为这些合同款项的支付方式通常并非在签订协议之时,而是在影片拍摄完成并提交影片之后,而且如果最终影片不能够达到特定的标准,如必须按照特定剧本拍摄、必须由指定导演执导、必须有指定明星、必须达到一定的时长、必须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以及必须在某日提交影片等,制片方还是拿不到钱。为此,制片人在正常情况下会带着这些协议去银行融资,而银行在什么条件下会为该制片人提供贷款?仅仅依靠制片人的良好信誉就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寥寥无几。所有银行在为该制片人提供贷款的前提,就是这些发行协议中的各个条款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和实现。如果制片人能够保证满足发行协议中各个条款的要求,银行就会向该制片人发放贷款,“完片担保”就是代替制片人向银行提供这样的保证。

2.什么样的电影项目最需要“完片担保”

“完片担保”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证。对于中小制片企业和大制片公司,“完片担保”有着不同的意义。最能从“完片担保”中获益的是独立制片人及中小制片企业,因为他们缺少资历和经验,难以向投资方保证影片能够完成,“完片担保”的出现能够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电影项目的制作中来,获得制片机会。有时候,大制片厂和有实力的制片企业也会采用“完片担保”来向银行贷款,节约公司的现金流,但对于这些大制片厂来说,“完片担保”的存在与否则显得并不那么重要。

在多位学者的文章中,都引用了Cine Finance完片担保公司给《满城尽带黄金甲》提供“完片担保”的案例,但至少从两个层面上来分析,这个“完片担保”案例的意义不大。

操作层面:真正意义上的担保条件得不到满足。由于国内尚缺少基本电影保险(见下文分析),而《满城尽带黄金甲》又是在国内进行拍摄,那么在制片方新画面与Cine Finance公司签订的“完片担保”协议中规定的一系列繁琐复杂的基本保险条件一定得不到满足。那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制片方新画面公司的实力及资历抵消了“完片担保公司”对基本保险影响影片完成的顾虑和担忧。新画面公司并不是真的需要“完片担保”来保证一部影片的完成(其自身的实力就足以保证影片完成),因为对于银行等投资人来讲,新画面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及国内电影运作经验甚至要强过Cine Finance完片担保公司,在这样的情形下,谁在担保谁呢?因此,这一“完片担保”案例并不具备实际操作意义,我们也很难想象完片担保公司会派人在剧组里监管导演张艺谋的工作。

融资层面:《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导演是张艺谋,制片人是张伟平,制片方是新画面影业,无论是知名度、业内经验、创作者资历或是对资源的支配能力,这家制片公司都能够算得上是业内首屈一指的“大制片公司”。对银行而言,公司及创作者的实力足以保证这个项目完成,而制片方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意外并完成影片的拍摄,因为制片团队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分量很重的抵押物”,而这个“抵押物”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完片担保公司”的职能。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完片担保”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即使新画面不从银行贷款,也有能力从其他渠道融资,即使不从渣打银行贷款,也完全有能力从其他国内银行贷款。Cine Finance公司在这个项目中的介入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

如果说,“完片担保”对于独立制片人和中小型公司而言是解决了一个“是否能生存的问题”的话,那么对于类似新画面的大制片公司来讲,“完片担保”则解决了一个“怎样更好生存”的问题。对于这类制片公司,一个电影项目不存在能不能拍摄的问题,他们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渠道进行融资能够最小程度地占用公司的现金流,并且最大程度地拥有影片的版权。《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完片担保”对于新画面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从外资银行及基金等渠道进行融资,从而只需要在融资前期将版权抵押,并在影片完成、还清贷款后将版权收回,而不需要像一些合作投资的项目一样在最初就将影片的版权分割,从而失去对影片的全部控制权。在国外等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银行对电影项目贷款的条件之一就是项目必须投保了“完片担保”。而《满城尽带黄金甲》项目想要从渣打银行这样一家外资银行获得贷款,则必须要履行这一程序,也就是“完片担保公司”需要向渣打银行出具“完工保函”②。新画面公司就是通过“完片担保”来向外资银行进行“定向融资”,而“完片担保”只是申请外资银行贷款过程中需要办理的一项手续而已。

二、基本电影保险业务的缺失

为什么完片担保在中国举步维艰?

为什么完片担保在中国举步维艰?

电影保险综合解析图  [/caption]基本保险(即基本要素保险),就是保障导演、制片人、演员等生病、意外等情况发生后,造成影片拍摄的延误,或者是由于车坏了、镜头碎了等情况导致的影片拍摄延误所产生的损失。目前我国保险业对于电影保险的涉足还处在一个相当初期和“业余”的阶段,涉及的保险产品也还仅限于保障人本身的价值或者说物品本身的价值,我们姑且称之为“一般保险”,它们并不保障由这些损失导致的其他后果,如因道具损毁,在寻找替代品过程中以及演员生病住院造成拍摄拖延所形成的时间成本。“一般保险”会保障演员住院的医疗费用,而造成影片拍摄耽搁所对应的成本就应该由“基本保险”来承担。如果该演员不能继续出演,而制片方和保险公司又没能找到一个继任者来完成影片拍摄,那么基本保险的赔付额甚至可能高达一部影片的投资总额。

参照上图可能更容易理清“一般保险”、“基本保险”及“完片担保”之间的关系。“完片担保”并不是一揽子地承担一部影片拍摄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风险,而是建立在一种完善保险机制上的。当前在中国所有保险公司的业务种类中,还不包括因为主要演员受伤不能出演就要赔付制片方相关损失的险种,即基本保险。所以,想要在我国发展“完片担保”体系,至少在这种保险机制上,就出现了断层。

从“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和放映一直是计划经济下的运行体制,电影业与金融业之间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交集。由于作为投资方的国营制片厂不注重市场回报,当然对于电影保险也没有任何需求。近几年,市场化推进,民营资本和外资介入,电影产业迅速发展,产量和规模空前增长,产业对资本有着海量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金融业与电影业的对接已不可避免,电影基本要素保险业务诞生的时机也随之到来。也就是说,我国电影产业刚刚发展到了一个对“基本保险”业务有所需求的时期。

三、审查制度给推进“完片担保”带来了困难

我国对电影的行政管理采取的是电影审查制,剧本审查和完片审查。尽管目前在剧本审查阶段有所松动,除特定题材外,均改为剧本备案制,但对于制片人来讲,这两道关卡仍然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果影片在前期筹备之后,因剧本原因不能获得影片拍摄许可,那么影片就不能开机拍摄,由此整个团队就需要延长筹备时间,用来更改剧本使之符合主管部门的要求。如果影片获准拍摄,但拍摄完成之后,因成片和剧本有差异,同时政府部门对差异部分又存有异议,导致制片企业不能够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则制片单位可能就需要重新编辑和修改影片,这就延长了影片的制作期,增加了成本。如果影片最终完全无法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则投资方便会血本无归。而一般来讲,由于国外没有这种强制审批制度,因此由这两次审批导致的影片不能拍摄和不能提交至发行方的情况,不在现有“完片担保业务”的担保范围之内。如果要在国内推行“完片担保”,这两次审批无疑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获得《摄制电影许可证》,影片就无法在国内拍摄;如果不能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发行商就不会接收影片,更谈不上付款,完片担保公司也就不能按照合同履行其义务。

《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四、缺乏专业的、能够承担完片担保业务的公司

假使上述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我国在短期内也无法立即开展完片担保业务。因为无论是国内大的制片公司或保险公司都还完全缺乏经验,不具备专业水准。

国外的完片担保业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这几十年的积累是与电影业及保险业的并肩发展分不开的。一些知名的完片担保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当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案例,而且国外知名的完片担保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业界资深的制片人,完片担保公司也并不仅仅是普遍意义上的保险公司。所以,单纯地讲要我国的保险企业涉足完片担保业务,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不但缺乏众多相关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模式。

「拍片保」深入影视行业垂直领域,潜心钻研风险控制服务,致力于为影视同行们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体验,优化剧组管理流程,降低影视制作中的各类潜在风险,完善影视工业链条,更借此机会促进中国影视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为中国影视保驾护航!

1.完片担保公司的工作流程

制片人向完片担保公司提出需求时,完片担保公司会对其项目进行一系列审核以确定影片是否符合其要求并制定限额。这些审核包括剧本审核、预算审核、拍摄日程审核、授权文件审核、劳务、设备及场地合同审核等等所有与预算、拍摄日程及影片交付要求相关材料的审核。审核结束后,如果制片人的项目符合要求,完片担保公司会与制片方签订一份《完片担保协议》,协议中规定了完片担保公司向制片方提供服务的条件以及制片方需要投保的“基本电影保险”及“一般保险”。该协议签订后,完片担保公司会向投资方出具一份“完工保函”,正式向投资方担保影片将在约定预算、期限内完成并交付发行方。影片开拍后,完片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人员会跟随剧组实时实地监督拍摄状况和财务状况。如果制片人管理得力,影片在约定期限内顺利完成并交付发行方,完片担保公司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会向制片人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如果影片在完片担保公司的监督下超支或超期完成,则超出部分的成本由完片担保公司承担,投资方不需要额外投入资金;如果在完片担保公司的监督下,制片方中途无法完成影片拍摄,完片担保公司则在赔付投资方限额内所有投资的同时,获得该片的版权,而完片担保公司则会另行选派导演、制片人等制片团队来完成影片拍摄或封存版权,择日出售。

1999年,好莱坞著名导演泰瑞·吉列姆准备拍摄一部名为《谁害了堂吉诃德》(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的影片,影片投资高达3210万美元。在拍摄的第一周,饰演堂吉诃德的演员让·罗切福德(Jean Rochefort)突然患上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回法国住院两个月。而吉列姆此时又不能更换主演,因为他与罗切福德沟通剧本并探讨角色已经有两年时间,新演员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全体会和理解这一角色和导演的心思。于是,剧组紧急安排拍摄其他戏份,以期待罗切福德能够提前康复,然而一场暴雨引发的洪水又冲垮了戏里重要的场景。电影应投资方的要求被迫取消拍摄,于是完片担保公司介入,并最终赔偿本片投资人损失1500万美元。损失发生后,完片担保公司随即按照约定拥有了本片的版权。泰瑞·吉列姆和本片的主演之一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都期待能够重新开始本片的拍摄,他们在2008年找到了资金,并从完片担保公司手中买回了剧本版权,重新启动了该项目。

《谁害了堂吉诃德》

2.我国保险公司涉足“完片担保业务”的难点分析

由上文可见,完片担保公司在整个制片过程中体现着高度的专业性。不单要熟悉剧本、拍摄安排、预算表、财务、影视拍摄过程的各个繁琐细节等,还要了解版权交易、影片发行等资金回收手段以便理赔后能够为到手的影片版权寻找出路。相比之下,我国保险业要涉足“完片担保”业务,还是困难重重。

受历史影响,新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化只有20年左右时间,而保险业也是刚刚起步几十年。从这两个行业的发展来看,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对于普通行业的保险而言,赔付价格是有明确标的的,如一辆车的价格赔付。而对于电影业来说,保险公司要为一个摄影师或演员投保,就必须知道这一等级的摄影师或演员的价格,以便当摄影师或演员出现问题时,保险公司能以这样一个价格去寻找同样的摄影师或演员。我国电影业缺少这一系统、明晰的薪酬系统和工会体系,产业化的不完善制约了电影基本要素保险,进而制约了“完片担保”的发展。

与此同时,“完片担保”业务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进行项目分析、管理。就我国保险业目前的现状来看,既具备电影业专业知识,又具备金融保险经验的人才寥寥无几。即使以保险公司作为依托成立完片担保公司,也没有相应的人才能从金融、保险的角度审核剧本等因素,最终来具体地衡量和管理风险和项目。

此外,除一般保险外,我国保险业与电影业向来没有交集,更谈不上具有任何“完片担保”的操作经验。事实上,完片担保过程是一个既琐碎又具备高度专业性的管理过程。所以,一旦遇到任何问题,我国保险业没有任何的应对经验,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积累。完片担保公司其实并不亚于一个专业的电影制片公司,一旦出险,电影版权转移到自己手中时,完片担保公司必须知道如何胜任一个制片人的工作,寻找发行方出售影片、寻找导演、演员等制作团队继续进行影片拍摄,从而减少损失,操作得当甚至能够最终获利。而这些工作和经验知识是当前我国保险业所不具备的。

五、小结

事实上,“完片担保”业务的实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不同。据何重生先生介绍,在欧洲,当制片人向银行等投资人融资时,影片的总预算如果高于一定数额,投资人会要求你必须要投保这类保险。如荷兰,当影片的预算总额高于约3000万元人民币,这部影片就必须投保“完片担保”,而这类保险的保费通常要达到总预算的百分之几。对于我国来说,明确“完片担保”的含义及运作机制,是在我国开展该项业务的前提。而基本电影保险业务则是“完片担保”能够实现的基础。要建立一系列的基本电影保险体制,不是喊口号,而是一个各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实践的过程。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电影的制作和生产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风险点,即强制审批风险。审批风险对应的两道关卡“拍摄许可”和“公映许可”,虽然是让很多国外专业完片担保公司也捉摸不定的风险因素,但也正可以作为实行“完片担保”的审批关卡,有效扶植“完片担保业务”。如效仿国外做法,在出具拍摄许可证时,把高成本影片投保电影保险作为审批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强制推行。对于投保了电影基本保险的影片,在审批流程方面享有优先权,同时政府还可以向这些认定的、已经投保了电影保险的电影项目提供政府文化产业基金的担保,以便于这类项目能够更好地从银行获得贷款。同时,建立完整、有效的信用体系,对于那些按照剧本、按期、按预算完成的项目,广电部门给予制片方奖励并累计信用记录。对于不能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制片方,广电部门将累计不良信用记录,并将所有数据进行公开或汇总至完片担保公司的数据库,直接影响该制片方未来的项目运作。这样,虽然“完片担保公司”还是不能够完全决定影片是否能获得审批许可,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掌握审批趋势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传统意义上难以捉摸的“审批风险”纳入到“完片担保”保障的范畴中来。

由于我国保险公司短期内涉足“完片担保”业务有着相当大的困难,吸引国外完片担保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便是在我国实现“完片担保”的捷径。当前,国际著名的完片担保公司有Film Finances Inc.、Cine Finance Svc LLC.、Complete Film Co.LLC、International Film Guarantors Inc.、The Motion Picture Bond Company等。这些公司在美洲、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覆盖,从而使得美洲、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生产更趋国际化。好莱坞电影人在欧洲、日本等地拍摄电影不会感到与在本国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和不方便,因为这种保障遍及各地。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合资、入股等方式与国外经验丰富的完片担保公司合作在国内开展相关业务,借助并学习其丰富的电影制作管理经验,开拓我国“完片担保”市场。

最后,或许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重要问题,实现“完片担保”对繁荣我国电影创意及生产到底有什么意义?

电影产业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创意是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大多数的优秀创意和项目不只是来自于电影业中的大公司或有限的一些知名创作者,更广泛来源于社会众多有创意思维的个体。在美国,影视行业的结构是一个由各种小企业组成的全国性的网络。据2009年的数据,在组成这些网络的所有与影视相关的制片企业中,有高达93%的企业是雇员不足10人的小公司,并且64%的公司所在地点远离好莱坞及纽约地区。③目前,在我国能够操作电影项目并获得银行贷款和能够成功融资的制片方,还仅限于一些知名电影公司、著名电影导演、国有电影公司等。也就是说,这些知名导演、制片人和制片公司就是发现项目的“伯乐”,而真正有能力发掘“千里马”的慧眼,也仅仅依赖于这少数电影人的洞察力。更多的独立制片人、中小型制片企业的“洞察力”得不到证实和验证。于是,占行业内大多数的独立制片人、中小型电影企业,以及年轻的、经验不足的电影创作者就难以获得担保,进而获得投资以拍摄电影。积极了解基本电影保险产品,寻求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视野,真正认识到基本电影保险的保障及其他作用,无疑是目前处于困境的独立制片人及中小电影企业的一个出路。

在全球化的今天,实现了“完片担保”便是以一种国际化的标准完成了电影产业的基础建设。有了这些基础建设不但可以激活我们自己的电影生产,而且可以利用国际通行的手段向海外融资。可以预见,“完片担保”的实现将会极大地繁荣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电影合作。同时,也将大幅提升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程度及国际竞争力,对于中国电影进军世界电影市场更是一个强力的助推器。而伴随着中国目前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业外资本的大量涌入,如何保障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安全,成为业内人士及相关部门深度关注的问题。而鼓励投资者并稳定其信心减少投机行为,对于维持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撰写本文时,笔者与何重生先生获悉人保财险正在与保监会、广电部门积极磋商电影保险的相关业务,并有望在基本电影保险领域取得突破。

注释:

①“完片担保”,英文原词为Completion Bond或Completion Guarantee,中文翻译为“完片保险”、“完工保险”、“完工险”等,本文统一译为“完片担保”。

②“完工保函”Completion Guaranty,在“完片担保”项目中,由完片担保公司向电影投资人出具的保函。

③MPAA.2010年影视业对经济影响之报告。http://www.mpaa.org/Resources/6a507b67-e219-43a3-a4ce-9788d6flwfb5e.pdf。

娱乐产业保险怎么玩?承保《007》系列的安联全球打算进军亚洲市场

在全球娱乐产业保险方面拥有逾100年经验的安联保险集团旗下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下称安联全球)打算进军亚洲,中国是其亚洲首轮推广地。在国内将由安联保险集团旗下安联财险承保娱乐产业保险,安联全球为其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以此来扩大安联娱乐产业保险领域的布局。

作为一种新兴险种,国内市场尚不熟悉娱乐产业保险具体是怎么玩的。界面新闻采访了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亚太区娱乐产业险负责人Damian Kerin,将从涉及风险、保障范围等基础维度来剖析娱乐产业保险。

娱乐产业保险主要包含两类保险产品,一类是影视制作保险,一类是活动取消保险。影视制作保险主要保障演员、道具布景及服装、其他器材、额外费用、数据储存、第三方责任等方面的风险。活动取消保险主要保障因艺人、音乐节、体育赛事、会议展览、活动制作服务、设备租赁公司、活动制作和承办方和其他不可避免风险造成的活动取消风险。

娱乐产业保险

根据安联全球提供的资料,界面新闻整理出了娱乐产业保险各承保标的具体的承保范围,见上表。Damian Kerin 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是为影视制作的制片人和现场活动的主承办方提供保险产品,保障其在影视制作或现场活动举办过程中因为上述这些原因造成的额外损失及”。

作为一家娱乐产业保险的老牌提供商,安联全球的娱乐产业保险产品覆盖如商业影片、电视剧、跨国制作、影院大片等的制作和现场活动风险。“几乎每两部好莱坞大片中就有一部是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承保的,包括《007》系列至今所有24部影片”。Damian Kerin 说,北美市场对娱乐产业保险已经非常熟悉了,往往投保上述所有风险,这也是我们的建议。国内市场尚不熟悉娱乐产业风险,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定制。

007

那么娱乐产业保险大致的保费情况是怎样的呢?安联全球提供了一组数据,一部电影制作的保费通常约占电影预算的1%-5%,一场现场活动取消保险的保费通常占艺人保证金的2%,一部大制作电影延误一天的成本达到30万美元-50万美元,因凯丽.费雪去世产生的保险赔付高达5000万,创下史上最高保险赔付之一。

娱乐产业险是安联全球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贡献了2017年安联全球总保费的2.5%。Damian Kerin表示,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看到我们的竞争对手”。进军亚洲是安联全球扩张娱乐产险保险的重要一环,随着全球将近一半的电影制作在亚洲完成,大型现场活动和巡回音乐会的增加,娱乐产业成为亚洲一个重要的增长领域,相应的保险保障需求也在增长。

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的国际市场娱乐产业保险负责人Michael Furtschegger表示:“最近几年,随着在本地以及亚洲范围内举办的现场活动越来越多,以及在好莱坞的中国投资也在增加,亚洲对娱乐产业保险有较大的需求。安联全球希望发挥我们作为全球保险提供商、提供一流的娱乐产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声誉,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成为亚洲市场的领导者。”安联全球在亚洲推广娱乐产业保险方面已经有所斩获,例如承保了由成龙主演的《钢铁之血》。

机器之血

影视制作风险尚待保险业覆盖

《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男主角保罗·沃克因车祸不幸去世,美国环球影业不得不宣布中止拍摄《速度与激情7》,并修改剧本。由于此前片方已为电影拍摄、制作、完工全过程投保,所以电影规模和后期制作都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影片的拍摄还将加入一个新的合作伙伴——美国消防员基金保险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速度与激情7》的前景与保险公司密切相关。

速度与激情7

与国外影视业成熟的保险机制相比,国内的影视保险发展非常缓慢。《中国保险报》此前联系的多家保险公司和保险业人士纷纷表示,对影视保险不甚了解。国内保险公司也没有专门针对影视产业的保险品种,只有一些公司为演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险和为拍摄场地设施提供财产保险。

那么,国内的影视行业究竟需不需要专门的保险产品呢?

中国台湾著名影视导演、制片人杜志修在接受《中国保险报》采访时表示,他们每次拍摄都会为全体工作人员买保险,但只是针对剧组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意外,不会为场地设施等其他方面投保(这也是影视业的普遍做法),因为拍摄过程中,只有人是最重要的;而剧组没有资产,成立时间也不会太长,所有的场地设施全部都是租的,拍摄过程中使用的道具(比如钻石、珠宝等等)也是假的。

据介绍,以国内拍摄一部投资4500万元的电视剧为例,通常片方为工作人员支付的保费只有7万元左右,保费占投资成本的比例不到0.2%,通常为一般工作人员购买的意外险上限是30万元,男一号的保额上限是500万元。这个数字与好莱坞电影保费占电影预算2%-5%的比例相去甚远。对此,影视业的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好莱坞电影投资规模大,拍摄时间长,拍摄风险比国内的影视制作高得多,投保的费用高也在情理之中。

  专家分析,由于我国部分影视作品还属于小成本制作,存在缺乏资金支持、贷款融资难度大的问题,若购买保险,无疑会增加制作成本。这是制作方不愿意购买保险的重要原因。此外,不能否认的是,还有大部分制作方没有认识到利用保险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在保险产品方面,仅仅是将已有的财产险、责任险人身险等产品相组合,而且因为缺乏影视拍摄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保险公司鲜少像美国同行那样,直接参与到电影拍摄过程当

特技

  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观众对感官刺激和画面逼真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影视制作的投入及随之而来的拍摄风险将不断攀升,影视制作将越来越规范,意外伤害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核心人员风险、财产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也将汇聚。只要有风险,保险就有发挥其风险管理功能的“用武之地”,中国影视业和保险业牵手是迟早的事。

从需求角度来讲,风险的增大无疑会让影视制作方逐渐认识到利用保险规避风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影视制作对于保险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从供给方面来讲,保险公司也需要培养具备影视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团队,适时推出专门的影视保险产品。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第一章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 CCI)是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与经济行为,近年来各国已逐渐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价值,并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国家的重点计划。英国于 1998 年开始推动创意产业政策, 定义创意产业,是源自于个人的创造力、技术及才华,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来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以亚洲的韩国为例,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政府意识到经济成长不能仅依赖重工业,还须发展知识产业,来提升国家软实力,开始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2015 年的报告,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将产品、服务、活动、文化、艺术或文化遗产进行创造、再创造、提升、销售及商业化的活动,并将文创产业分为 11 类别,报告中并指出全球文创产业产值早在 2013 年已突破 2 兆美元,而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员近 3,000 万人。

2017 年 6 月普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PWC)公布「2017-2021 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预估 2016-2021 年全球娱乐暨媒体市场(E&M)年平均复合成长率为 4.2%,不过 E&M 收入占全球 GDP 的比重将逐年下滑,估计从 2017 年的2.53%,下降至 2021 年的2.39% 。

在台湾,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构富有多元文化及创意的社会环境, 政府于 2010 年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之形成及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之潜力,并促进全民美学素养,使国民生活环境提升之产业」。

在此定义下,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15+1 项次产业下之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分属文化部、经济部、内政部等三个机关,详参表 1-1。

表 1-1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分类及目的事业主管机关

产业                                                                     目的事业主管机关

=============================================================

视觉艺术产业                                                                   文化部

音乐及表演艺术产业                                                      文化部

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产业                                      文化部

工艺产业                                                                           文化部

电影产业                                                                           文化部

广播电视产业                                                                   文化部

出版产业                                                                           文化部

流行音乐及文化内容产业                                              文化部

广告产业                                                                           经济部

产品设计产业                                                                   经济部

视觉传达设计产业                                                           经济部

设计品牌时尚产业                                                           经济部

建筑设计产业                                                                   内政部

创意生活产业                                                                   经济部

数位内容产业                                                                   经济部

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产业

=====================================================================

资料来源:2017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

 

第二节 台湾文创产业的现况

根据文化部统计资料,2016 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总家数为 63,339 家,较   2015 年成长 0.72%。营业表现方面,受 2016 年全球经济表现不佳影响,2016 年文化创意产业营业额为新台币 8,072.5 亿元,较 2015 年减少 3.42%,文化创意产业总营业额占我国名目国内生产毛额 。营业额前三大的次产业,依序分别是广播电视产业(新台币 1,581 亿元、19.58%)、广告产业(新台币 1,455亿元、18.03%)、工艺产业(新台币 1,026 亿元、12.71%),合计市占率逾五成。

在资本额结构方面,2016 年文化创意产业在资本额新台币 500 万元以下的厂商家数占比 84.58%,显示文创产业以微型企业为主。新创文创厂商家数(一年以下)占比约 ,未满五年的文创厂商占比  30.05&,这与我国中小型企业结构非常接近。

根据金管会统计,截至 2016 年 12 月底止,全体国银对文创产业的融资放款余额已达新台币 4,852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成长约 35%,已经超过金管会原订的 3 年放款新台币 3,600 亿元的目标。

为协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17 年文化部成立「影视投融资专业协力办公室」,重点工作就是与金管会合作,建立文化金融体系,具体作法包括推动无形资产鉴价、训练金融机构的影视投融资种子人员,并鼓励上市柜公司参与投资。

为符合不同产业上市柜需求,并配合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台湾证券交易所与证券柜买中心辅导特色产业上市柜,并放宽特色产业挂牌规范,依不同产业  特性订定不同的上市柜标准,例如针对科技事业(含生物科技、农业企业等)或文化创意事业、创业投资公司等订定特殊上市柜条款,即透过多元上市柜标准,  协助特色产业上市柜。

在文化创意事业方面,为推动文化创意事业进入资本市场,以强化财务结 构、扩大经营规模,又考量文化创意事业长期面临缺乏资金、缺乏人才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台湾证券交易所与证券柜买中心将文化创意事业比照科技事业的上市审查,即取得文化部所发出的具市场性评估意见书者,得采较一般企业宽松的上市审查条件。

第三节 文创产业筹资的障碍

文创产业的崛起是全球趋势,也是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而文创产业的筹资顺畅与否,对整个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比起传统产业与科技业,文创产业的筹资并不容易。文创产业筹资的障碍,主要来自于文创资产难以评价,经营风险高,以及企业本身多属规模小的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等因素。

一、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模式与市场机制了解不深,银行难以摆脱对传统产业的授信征审方式。而文化创意产业的业者多属于创意发想人,缺乏营运管理与财务规划能力,并不擅长与资金提供者充分沟通,往往较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

二、经营风险高、产业获利模式难以掌握

文化创意及相关知识产权的价值因具不确定性,且容易随时间波动而变化, 授信与投资的风险都不小,是银行及投资方望之却步的关键。文创产业的获利模  式大多具有「独特性」,重复性低且不易被复制,不论银行或投资方都缺乏相关案例可供参考依循,较难评估其成功机率及投资报酬率的高低。

三、市场缺乏完善的无形资产鉴价制度

无形资产鉴价不易,目前台湾也欠缺公正第三方的评价机构或组织。而文创产业的资产价值在于人才、创意、智慧财产权、著作权及品牌,要藉由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融资担保设定的困难度较高。受限于专业知识不足,银行难以自行评估无形资产的担保价值。对银行而言,鉴价报告必须能够反映市场实际交易价格, 而非仅是账面会计价值,且无形资产价值会随时间变化而波动,也使银行更加难以掌握。

文化创意与创意者本身的知识产权或技术,本身的价值很难判断与评鉴。银行的评价可能不被文创业者所信服,双方也可能因商业利益的考量,而产生过分抬高或压低价值的状况,此时若能有第三方的公正评价机构,将使评价结果更具  信服力。

四、欠缺健全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

国内文创产业大多是中小或微型企业,多属独资或有限公司,公司规模较 小,财务结构不够健全,且欠缺完善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但是企业欲申请上市柜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较高,除必须先进行组织改造、强化公司治理外,  在股权分散方面,也须达到上市柜的标准,这些都使文创产业上市柜筹资并不容易。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第二章 协助文化创意产业募资的探讨-韩国、台湾篇

韩国在 1998 年金大中总统时期大力发展文创产业,2008 年李明博总统将文创产业视为战略性新兴重点产业,透过政府积极提供投资、融资、补助及技术信  用保证等多元募资协助措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台湾金融业协助文创企业顺利取得资金,并缔造亮丽票房成绩的成功案例, 是由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保证(下称中小信保基金),台企银与一银提供电影「海角七号」新台币 1,500 万元的贷款。

第一节 韩国银行融资的经验

韩国政府发展新兴服务业,除由政府编列预算,直接补助经费、提供租税减免或低利融资外,并针对个别产业制定专法、设立基金,订定基金法定财源,与  规范投资计划收益反馈及退场机制;设立专业管理机构,负责规划协调政府与民间企业发展,并统筹管理产业发展基金。

例如,设立韩国引导基金(Korea Fund of Funds;KFoF)进行投资,以支援电视剧、动画漫画、表演艺术等,设立电影发展基金以融资及补助等方式支持电影业发展;建立出口奖励制度,鼓励厂商进军国际市场,韩国的文化产业自 2008 年起呈现出超现象。

此外,为协助新创技术产业取得融资,除一般信用保证外,更设立技术信用保证基金,建立无形资产技术鉴价机制,对专利等无形资产提供信用保证,有助  于金融机构进行后续投融资业务,协助新兴服务业顺利取得融资。

韩国的信用保证体系,主要由韩国信用保证基金(Korea Credit GuaranteeFund;KODIT),与韩国技术信用保证基金(Korea Credit Technology Guarantee Fund;KOTEC)所组成。前者为服务中小企业传统的信用保证机构, 后者则是因应知识经济技术等智慧财产而产生的信用保证机构。

韩国的经济发展以大企业为主,文化创意事业多属中小企业且风险性高,商业银行鲜少承作这类授信案。韩国银行业对文创产业的支援,大部分由信用保证  基金保证后,再提供贷款,主要提供贷款的银行包括韩国中小企业银行(Industrial Bank of Korea,IBK)、韩国输出入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Korea,Korea Eximbank)等。

虽然 IBK 属韩国政策性银行,且是韩国承作文创产业融资最积极的银行,但文创产业融资仅占该银行企业融资的 0.5%,仍可以看出该银行在授信上的保守及谨慎。2013 年起,IBK 于「企业金融事业群」下,设立「创意内容金融部」,专门负责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业务。目前 IBK 文创产业融资中,以音乐、电视剧、电影及游戏等次产业为主,该产业逾放金额占全体逾放金额约为 1。

韩国输出入银行积极支持文创产业,例如该银行曾提供 30 亿韩元贷款,给电视剧「冬季恋歌」的制作公司 Pan Entertainment 公司。韩国输出入银行海外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韩流的推动有益提升韩国 3C 产业的产值,并推估韩国文创产业出口每增加 100 美元,对韩国的手机、家电等 IT 产品平均增加 395 美元。

第二节 韩国完工保证制度

为协助文创企业顺利筹措资金,解决银行基于文创产业风险过高,拒绝贷款给制作人的问题,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于 2009 年以专款专用方式拨款 100 亿韩元予 KOTEC,由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Korea Culture and Content Agency,KOCCA)与 KOTEC 等机构组成推荐委员会及管理委员会,合作进行文创产业的「完工保证」。

韩国在尚未推行完工保证制度时,制作人会先跟代理商/通路商签约,代理商/通路商通常会给予资金协助,但由通路商提供的资金一般均不足以支付所有  的制作预算。

完工保证的运作机制,是由制作人提出申请,推荐委员会进行创意、成长性等项目评分,分数达到 80 分以上可获得推荐资格,再交由 KOTEC 进行技术上评鉴。每件计划进行评鉴,制作人需支付 KOTEC 约 20 万韩元的评鉴费,获 B 级以上的评鉴,KOTEC 会开给保证书,银行再据此保证书放款给制作人。制作过程则交由管理委员会监督是否有依进度制作作品,制作人于作品完成后将作品交给代理商/通路商,最终再由代理商/通路商把贷款还给银行。

完工保证是以项目(project)为评估标的,根据制作计划、财务计划及销售计划等,考量项目是否能完成,以及是否能顺利销售,并偿还贷款。运作流程如下:

1.制作者/制片商取得发行商/通路商的预购契约

  1. 制作者/制片商向推荐委员会申请贷款保证,推荐委员会受理后进行评估作业

制作者/制片商向 KOTEC 申请保证,KOTEC受理后进行评鉴作业

制作者/制片商向银行申请贷款

  1. 推荐委员会经评估达标准者(原则 80分以上)推荐予 KOTEC
  2. KOTEC 接获推荐委员会的推荐及经评鉴符合标准后,出具保证函予银行
  3. 银行提供贷款予制作者/制片商
  4. 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制作过程
  5. 制作者/制片商将制作完成的作品交付发行商/通路商
  6. 发行商/通路商将款项迳付银行偿还贷款

完工保证制度下,由 KOTEC 提供信用保证,保证的对象是制片商,保证的标的是制作的作品,银行提供资金。保证期间依据每项作品的预售合约而定,通常皆不逾 1 年,必要时得展延。保证金额的上限为 30 亿韩元,属高附加价值及韩流内容者,保证金额上限提高至 50 亿韩元。所谓高附加价值内容,是指广播电台及电视台的播放节目、游戏、动画电影、内容汇流等;韩流内容即是指文化内  容系外销海外或有外销合约者。

完工保证制度还设计了反馈机制,未来营收若优于预期,KOTEC 可自制片商/ 制作者取得该作品获利的一定比例反馈,称为「绩效手续费(Performance-based guarantee fee)」。

在办理情形方面,KOTEC 在 2009 年至 2016 年 9 月底,针对文创产业已保证380 件项目计划,保证金额合计 2,882 亿韩元,其中,电视连续剧类占约 40%, 游戏 20%,表演艺术 20%,电影 3.5%。

第三节 台湾文创产业贷款机制-以海角七号为例

政府协助新兴服务业取得资金的管道主要有:预算补助、投资抵减、基金投资、融资,以及提供信用保证等。对文创业者来说,申请政府预算补助、银行融资、吸引创投或机构法人投资等方法,是主要的募资管道。这几种方式也可以同时交叉运用。申请政府预算补助不用偿还;向银行贷款必须偿还且附带利息;机构法人投资不仅带来资金,也可能为文创业者带来更多资源。

而台湾电影史上,由银行贷款文创业者最成功的案例,为「海角七号」,该  片即是透过中小信保基金的担保,由台企银与一银提供贷款来完成。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我国信用保证主要由中小信保基金办理,该基金成立于 1974 年,保证方式分为直接保证及间接保证,直接保证由企业直接向中小信保基金申请,经审核通  过案件即核发承诺书,由申贷企业向银行申请融资,银行则保有准驳权利;间接保证则为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由金融机构审查,若担保品不足,则向中小信保基金申请信用保证。

金融海啸期间导演魏德圣筹拍电影「海角七号」,除了获得新闻局提供的新台币 500 万元辅导金之外,还透过新闻局所提供的「电影事业及广播电视节目供应事业优惠贷款」,在中小信保基金提供八成保证的条件下,取得台企银与一银新台币 1,500 万元的贷款。

「海角七号」能够顺利自金融机构取得新台币 1,500 万元的贷款,除了银行愿意借款以外,中小信保基金所提供的八成保证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资本小又缺乏有形资产的新创公司,往往因为难以预测的风险而无法自金融机构取得资金, 引入中小信保基金保证,成功降低了融资障碍。

此案例为债权与股权并存的融资(mezzanine finance)机制,也就是中小信保基金除了八成债权外,还享有获利分红的股权融资特性。条件是「海角七 号」的大台北票房突破新台币千万元之后,给予中小信保基金 1的票房收入分红,提高了中小信保基金的保证诱因。

「海角七号」顺利获得融资,上映后票房表现佳,以新台币数千万的成本缔  造 5 亿元的票房纪录,并造成台湾共同话题,鼓舞了当时的台湾社会。除了「海角七号」,台企银配合中小信保基金加上银行信托机制,还扶植了「赛德克巴莱」、「翻滚吧!阿信」、「鸡排英雄」等多档热门国片。金融业成功地扮演了社会  创新与经济进步的重要推手,让创业者可以顺利平稳踏上开业运作的最后一哩 路,当台湾要积极发展文创产业时,健全文创产业的投融资市场体系将是关键。

第三章 协助文化创意产业募资的探讨-欧美篇

文创产业中的电影工业,制作与发行阶段是投融资的最主要风险,现今欧美国家所盛行的「完片担保」机制,经常被用来降低影视的制作风险。「完片担保」对电影工业标准化要求极高,同时也提供金融服务,欧美国家制片方向银行  申请贷款,或向投资方募资时,通常需要由完片担保公司出具保障的背书,制片  方才能取得资金,也就是说完片担保代替制片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保证。本  章的协助文化创意产业募资的探讨,则是探讨欧美篇的「完片担保」机制。

第一节 完片担保机制

完片担保机制起源于电影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1947 年至 1949 年间,严重的金融危机使英国电影业遭受重创,英国的电影巨头们在此期间损失惨重,不得  不停止对电影制作的直接投资,衍生了完片担保的市场需求。

所谓的完片担保(Completion Bond 或 Completion Guarantee),是指担保人向影视投资人提供的保证,主要目的是要规避影视制作风险,是一种保证投资  人所投资的影视产品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且如期(on schedule)按预算(on budget)交付的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

有别于大多数传统的保险产品,完片担保是一项电影产业专业度很高的金融  服务。完片担保的作用是保证一部电影,按照剧本在预定时限及预算内拍摄完 成,并交送发行商。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赋予投资者足够的信心投资电影制作方, 以降低制作方的筹资难度。

完片担保向投资者承诺按期完成电影制作,并保证不会超出一定的预算成 本,任何拖延或财务超支由担保人承担。如果出现制作无法完成的情况,担保方将保证退还投资人的资金。完片担保公司通常也会向再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转嫁出去。

完片担保具备融资功能,在欧美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制片方通常需要完成完片担保后,才能向银行取得贷款,或向投资方筹款。完片担保的保证功能,在电影工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完片担保仅能担保一部影片能够在预算内完成,但并不担保该片的盈利能力。

第二节 完片担保机制流程

提供完片担保的公司主要需承担两项责任,一是保证项目能按预算、按时完  成;二是如果影视剧的项目因各种情况无法按时完成,由完片担保方接手,或者完片担保方也决定放弃该电影项目,要向投资方赔偿已经投入的资金。

现在,完片担保不仅在好莱坞盛行,许多海外国家的电影行业已经都具备相对完善的完片担保制度。一个较完整的完片担保大致包括以下流程,详参图一:

1.制片人向完片担保公司提出申请;

2.完片担保公司选出项目(项目)后,要求该项目制片人提供详细资料,进行全面性评估;                                               3.签署法律档,完片担保公司会收取保险费;

4.完片担保公司对制片前期进行拍摄计划、拍摄人员等最后确认;

5.拍摄期间,完片担保公司监控财务现金使用状况、拍摄进度,以及影片后期的  制作等;

6.当超支不可避免时,完片担保公司全面接手制片环节,完成影片拍摄和后期制  作;

7.如项目中止,对投资人索赔给予全额退款。

 

图一:完片担保流程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资料来源: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第三节 完片担保机制运作概况

目前国际知名的完片担保公司有 FFI 电影金融公司(Film Finances Inc)、 UniFi 完片担保公司(UniFi completion guarantors)等。

FFI 电影金融公司于 1950 年成立于伦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完片担保公司, 全球据点遍布于美国、加拿大、丹麦、意大利、法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大陆等。目前最主要业务经营在美国,共为 7,000 部左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拍摄制作提供完片担保,而其担保业务又透过伦敦的 Lloyds of London Underwriters 保险公司再保险。

UniFi 完片担保公司的前身为国际知名完片担保商 IFG(International Film Guarantors)。IFG 成立于 1990 年,是 Fireman’s Fund Insurance Company 的全资子公司,而 Fireman’s Fund Insurance Company 为全球大型保险公司 Allianz AG 所控股的公司。

完片担保本身是一种专业的金融服务,以收取完片担保费用赚取利润,从国际经验来看,担保费用一般会是制片预算的  -5。完片担保公司可能在中途更  换制片团队,由自己接手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不过,完片担保公司不会以参与电影的分润为目标。一旦在拍摄过程中出现完片担保公司接管,在产生发行收入 后,担保人会先获得超过预算部分花费的补偿。完片担保公司会尽量避免接管一部影片,主要是在制作的各个阶段及时监控,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以达到影片  在预算内及时完成的任务。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文创产业投融资的金融服务

第四节 韩国完工保证制度与欧美完片担保机制的差异

韩国的完工保证制度,与欧美国家的完片担保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异有 二,一是韩国的完工保证制度由政府所主导,二是除了针对内容制作的完工风险保证外,韩国的完工保证制度也包含发行(票房)风险,是概括性的保证制度。也就是说,韩国的完工保证制度会比欧美民间完片担保公司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也因此,推荐委员会及管理委员会由 KOCCA、KOTEC、银行、业界专家及会计师组成,且融合 KOTEC 评等系统,以利将事前风险降至最低。

由此两项主要的差异,也衍生出 KOTEC 可享有反馈机制的设计,以使 KOTEC 在同时承担完工及发行风险下,能在当影片未来获利优于预期时,得到一定比例  的反馈金。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政府政策的引导对于发展文创产业极为重要,而来自银行、创投业等民间力量协助文创产业顺利筹资,有助于文创产业解决人才欠缺、发展国际化与发挥「一源多用」效益等。

从韩国发展文创产业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的主导力度强,再搭配专业银行来支援文创产业的融资,以韩国做法来看,台湾政府应投注更多的资源来发展文创产业。基于文创产业融资的高风险,资金提供者须具较高的风险承受度,这与一般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户资金,进行放款、赚取利差的保守经营原则并不太一致。台湾如果能透过开发银行、专业银行或金融机构旗下的创投公司等对文创企业进行投融资,比较符合报酬与风险的比例原则,如此即可透过降低投融资的障碍,来协助文创企业取得资金,并壮大产业规模。

协助文化创意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人才」为重要关键。多数文创业者缺乏财务、营销、品牌、资管、智慧财产规划等跨领域人才,进行产业资源整合与拓  展工作。

尤其是因应未来内需人口减少的冲击,拓展海外市场是必要的发展方向。在  培养拓展海外市场能力之前,须先在国内市场培育出具有价值性文化创意内容及成功的商业模式。文创产业从银行、投资方顺利募得资金,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创意管理与国内外市场的拓展。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有利于吸引外资进入文创产业,并开拓国际市场。而引入外资不仅是取得资金,还可以引进管理模式,进而增强我国文创产业的竞争力。例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擅长重新诠释原始创意的能力,而美国与韩国等文创产业发达的国家,也非常善于运作文创产业「一源多用」(One Source Multi-Use,OSMU)策略。

从消费市场观察,重新诠释原始创意的能力,能够创造比原创更高的产业价值。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将重新诠释原始创意的效益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哈利波特的原创是英国,花木兰的题材是中国,经过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创新加 值,好莱坞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一源多用」也为文创产业创造更多元化的效益,以热门电影来看,票房收入可达制作成本的 2-10 倍,周边商品收入则可能为票房收入的 2-3 倍。以美国迪斯尼为例,第一轮收入为票房,第二轮为电影周边产品收入,第三轮为发行DVD 创造的利润,热门电影还可能会有第四轮的主题乐园营利,并可将电影的播映版权贩卖给有线电视台。若电影的票房反应热烈,还可进一步拍摄成电视影 集、改写成小说出版等方式再创造利润,并为制作续集留下伏笔。

韩国重点推动影视、电玩产业进军全球,也多采「一源多用」策略,从单一文化内容或素材中衍生出电影、动画、游戏、出版品和周边商品等多种商品,除  实质经济效益外,对于宣扬韩国文化、提升韩国品牌知名度也相当有助益。

近年,文化部也朝「创意开发一源多用」的概念发展,让创意价值变成实质产值。台湾近来电影产业急起直追,利用一源多用概念,也能翻译成不同国家语  言,或者藉由剧本翻拍成电视剧产生更大的效益。

国内文创业者可多采「一源多用」概念,于创意发想阶段,就思考如何整合动画、游戏、App、玩具、出版和主题乐园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与资源,让资金获得更有效地发挥,扩大市场营销通路并健全利润分享机制,建立正向循环的运作模式,发挥「一源多用」的乘数效果,不仅可延展原创内容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能拓展原创内容的应用范畴,更可提升金融机构投融资意愿。

第二节 建议

健全文创产业发展可融合欧美与韩国的长处,设计适合台湾的机制。除了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民间力量也应投注更多元的资源。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合作与努力,透过多元机制来降低文创产业的筹资难度,例如建立具鉴价功能的信用  评等、完片担保等机制等,降低金融机构疑虑,提高金融机构对文创产业投融资的意愿。除了银行间接融资外,文创产业也可以引进创投资金、私募基金,以及透过上市柜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多元化文创产业的融资管道,健全文创产业的发展。

一、成立专责鉴价机构,强化鉴价可信度

商业银行对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的接受意愿低,主因受限于文创产业的特 性,缺乏无形资产的专业鉴价标准。因此,成立专责、公平、公正的鉴价机构,  具备一定的公信力,订定客观的鉴价标准,提供具可信度及有效性的评价报告,  即可使银行融资有所依循。

二、透过完片担保机制,降低银行与投资方的风险

关于影视的完片担保机制,文化部已经组成项目小组,与国内外完片担保专家,以及保险业者研拟台湾相关机制的可行性。完片担保机制在影视工业发达的国家已经相当普及,台湾可以撷取经验,透过完片担保机制,降低银行与投资方  的风险,以利文创业者取得资金。

三、成立文化产业基金,由专业银行办理融资事宜

文创产业具高风险特性,本质上属于投资型产业,银行对文创产业不甚了 解,又缺乏专业评估能力,商业银行对文创产业的融资意愿较低。为顺畅文创产  业融资管道,扶持文创产业发展,政府可以成立文化产业基金,类似韩国的KFoF,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来满足文创企业在创业阶段所需要的资金。此外,也可以项目基金的方式,指定特定银行运用项目基金,协助文创企业取得投融资。

四、政府引导创投基金与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文创产业

台湾创投过去成功地扶植科技产业,贡献卓著。目前 907 家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一曾接受过创投公司资金的协助,而上市高科技公司中,几乎半数运用创投公司的资金来创业。建议政府引导创投基金进入文创产业,复制创投业扶植科技产业的成功经验。

五、建立文创事业的并购重组市场

建立文创事业并购重组市场,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司透过并购重组来增强自身的实力。我国大多数文创企业的规模较小,透过资产重组,有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信用等级、提高资产质量、强化管理水平,可以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六、丰富文创产业的融资方式

文创企业的筹资管道,除了向银行借贷的间接金融外,也可以透过股票上市柜、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来进行。在降低文创产业申请上市、上柜的门槛方  面,台湾证券交易所与证券柜买中心已经放宽文化创意事业上市柜审查条件,以  利文创产业对投资大众募资。

金融机构除可辅导文创企业上市柜外,也可以协助文创企业发行公司债进行融资,更进一步提供文创企业财务规划服务。中小型文创业者进行筹资规划时, 可先行自我评估,了解本身所具备的条件、预估资金缺口、还款来源及可接受的投融资条件,并透过筹资规划及财务辅导,取得信用保证,将有助于降低筹资障碍。

影视保险怎样降低制作风险

目前国内电影虽然投资越来越大,但相比国外成熟的影视保险机制,国内的影视保险还处于相对初级的状态,部分险种还处于空白状态。
近日吴镇宇在采访中怒斥湖南卫视不负责,还怒摔话筒。起因是去年其子费曼在去新西兰录制《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时发生意外,不仅去医院缝了两针,还被诊断为永久性伤害,可能影响视力。吴镇宇虽然透露湖南卫视已为其投保,但一年多来没有人跟他沟通过赔偿的问题。而湖南卫视另一档国防军事真人秀节目《真正男子汉》在河南漯河市录制时发生意外,参与明星王宝强右腿骨折受伤,幸运的是,王宝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积极接受治疗,参加了《真正男子汉》的最后一期节目录制。当然,这些并非是近年来明星参加户外真人秀节目受伤的个例,随着现在各大卫视热衷于拍摄户外真人秀,参加明星的人身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影视行业、保险业均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这样创新的保险项目可能均比较陌生,但随着中国影视行业和保险行业与国外不断交流,了解并学习他们合理和先进的影视保险经验与理念,将对我国的影视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一、不可或缺的影视保险
影视行业是一个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这种风险不仅体现在影视作品的投资回报,还体现在其创作过程中对主创人员和外部环境的高度依赖,比如以上提到的明星的意外伤害或者财产损失都有可能影响影视作品的拍摄和完成。极端的例子如之前创造国内票房纪录的《速度与激情7》,因主演保罗・沃克车祸不幸去世,影片上映前大家都担心片方如何完成拍摄。所幸片方利用高科技和替身让保罗・沃克重现银幕,并且由于在开拍前已经为影片购买了保险,影片涉及的重拍预算都由保险公司承担,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精彩纷呈的影片。

影视保险怎样降低制作风险

影视保险怎样降低制作风险

可见,为了尽量降低这些意外因素造成的损失,购买影视保险应该是顺理成章的。目前国内电影虽然投资越来越大,但相比国外成熟的影视保险机制,国内的影视保险还处于相对初级的状态,部分险种还处于空白状态。另一方面,国内制片公司虽然在人身保险的投保意识上有所进步,但财产险投保仍然非常罕见。同时,由于国内的保险公司还无法提供完善的影视保险,因此基于影视保险的完片担保也无从谈起,这些影视配套的金融服务几乎均由国外金融机构提供。
二、美国拍戏都要买影视保险
国外保险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的人身伤害与意外保险必须让被保险人投保好些年才能拿全保费,而好莱坞的影视保险却能从一部电影,或者短短十几个月的拍摄,就能拿到一大笔保费。
好莱坞式的影视保险有两个特点:一是时效短。如一部电影结束了,相关保险也随之结束,不会动辄几十年;二是对明星的保险条款特殊,都可以量身定做。通常的保险范围包括:给演员或导演保险,给底片与录像带保险,给胶片、摄影机和加工方法保险,给道具、布景、服装、设备保险,给知识产权保险,以及综合责任保险等。国内比较陌生的是知识产权保险,即过失和疏忽保险,其实这个保险是非常重要的。该保险是保护发行方、制片方和其他主创人员免受知识产权的侵权申诉,比如第三方可能提起版权侵权、侮辱诽谤、商标侵权、盗用构思、侵犯隐私等等主张。保护片方免受以上申诉的损失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因为如果第三方申诉成功,很可能导致法院裁定影片停止制作或者上映,或者要求修改剧本,并且要求片方承担赔偿责任。而如果片方购买了这样的保险,则保险公司会承担片方所有的诉讼费用,以及承担和解的赔偿金。过失和疏忽保险虽然价格非常贵,但是很多发行公司、广播公司以及影院方都会在发行和放映影片之前,要求制片公司购买该保险。当然,投保过失和疏忽保险要求做许多法律工作,因此保险公司提供过失和疏忽保险通常都要求制片方拥有有经验的法律顾问,他们对电影行业比较有经验,并且在审查法律权利时尽到合理注意。为了投保过失和疏忽保险,法律顾问会帮助制片公司提供剧本的产权链证明、制片协议的附件、版权许可的证明以及剧本审查报告。制片公司的律师也会审查剧本和所有相关的书面协议,评估在剧本中出现的作品可以许可使用,没有剽窃,确保取得许可使用人物真名、场地或者剧本中提及的产品。其实这样的保险在国内很有必要,可以降低片方因为版权问题而产生的赔偿损失,但是也许限于目前国内还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评估人才,导致该保险在国内还是空白。
另外,保险公司也不是白拿钱不干活。影片开拍前,保险公司会逐一分析剧本,制定严格的限制条款,如明星不能演哪些危险镜头。影片一开拍,保险公司会在片场派驻专业人员,对明星进行定期身体检查。有时,还会有专人时刻监视明星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危险,立刻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现在影视保险已经是好莱坞影片制作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如果一部影片不能够提供符合条件的投保证明,投资人不会投资,银行也不会贷款,并且完片担保公司也不会担保。另外,如果制片方没有投保,就不能从当地政府取得拍摄许可,也无法和业主签订场地租赁协议,不能租设备,不能租车。因此,在好莱坞,保险是一种必备的融资条件,同时也是投拍的必要条件。同时,保险在保护各方利益的方面也扮演着重要功能。保险可以帮助降低电影制作中的风险,保障制片方和投资方收回投资。

影视保险怎样降低制作风险

影视保险怎样降低制作风险

保险的评估和购买的过程中涉及诸多的专业人员,除了制片团队以外,还包括保险经纪和娱乐律师。当制片公司准备购买保险的时候,通常需要找一个保险经纪,这样的保险经纪有制片保险的相关经验,保险经纪的工作就是为制片公司寻找价格便宜和满足制片公司需求的保险产品。投保过程中,制片公司律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他们确保制片公司潜在风险已经投保。保险条款通常是很复杂的合同,其中充满了保险公司已经反复推敲的条款,有很多的专业词汇和大量的除外条款,这对于非保险专业人士而言是很复杂的。制片公司的律师必须充分理解制片公司的潜在风险,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尽职调查,包括为了避免潜在的知识产权的诉讼对剧本进行审查,审查有潜在危险的拍摄条件,以及审查其他法律事项。保险合同签订之后,在保险期间内,如果保单需要调整,或者需要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经纪都会协助制片公司的律师处理相关事务。
三、国内保险更多是为了买个安心
目前国内影视保险产品要么以赠送保险的方式承保,要么以提供公众责任险的形式承保,仅能提供简单的保险产品,应对拍摄、后期制作、销售和上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无论从保障范围、保障额度以及保障水平上看,都不能与高速发展的影视产业相匹配。剧组购买相应保险,也更多地是为了完成片方的要求,或者满足某些国内外大牌明星的要求,往往也没有研究投保范围和赔偿范围,使保险的作用大打折扣。不过,随着现在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保险公司开始涉水该领域。比如笔者接触的某国内保险公司设计的影视影片制作综合保险,就借鉴了好莱坞的成熟模式。比如,在保险期限内,完成影片制作必不可少的演职人员或动物因死亡、伤患或疾病而无法开始、继续或完成其原定的工作所导致的损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为了完成影片的拍摄而超出原来预算的额外费用等。

【保险供给策】论影视制作行业的保险支持与发展

影视保险市场的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迅猛发展的影视产业带来较大的保险需求
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只要是投资就一定有风险,影视行业投资也不例外。《影视风控蓝皮书:中国影视舆情与风控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制作完成近700部电影,只有不到一半能够进入公开发行渠道,能够创造票房业绩的不足三分之一。目前国内每年1.5万集左右电视剧中,只有8000集左右能够播出,约一半数量的电视剧石沉大海。此外,还有大量的因种种原因被迫流产、中断、烂尾等项目无法统计和估量。“无风险就无保险”,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影视产业属于文化创意行业,具有高投入、轻资产和风险密集的特征。从策划立项到最终上映,面临着财务风险、人员风险、各种意外风险、完工风险、责任风险、政策法规与审查风险、市场风险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视投资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是亟待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保障的行业。
逐步健全的政策环境支持
近几年,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2010年3月,发改委、文化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九部委联合下发《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第5条强调“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2011年初,保监会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试点推广“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演艺活动公众责任保险,演艺活动取消保险,艺术品综合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无法从业保险,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物意外与健康保险,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侵权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演艺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展览会综合责任保险”等 11个险种,指定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三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经营。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施行。《电影产业促进法》第40条第2款和第3款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开发适应电影产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国家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依法向电影产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分散风险。”

【保险供给策】论影视制作行业的保险支持与发展

【保险供给策】论影视制作行业的保险支持与发展

可供借鉴的国外成熟经验
好莱坞影视保险对影视产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主动介入降低风险。保险公司会从自己的风控角度对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出意见并予以监控,把风险因子控制到最低程度。二是在出险时履行赔付职能,降低影视机构的损失程度。三是履行保险的担保保证职能,以保单做背书为影视机构获取相关方的信任和帮助。美国电影业发展蓬勃,其中一个重要支撑是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有效的“完片保险”机制,降低了影视投资的风险,使得各路投资者敢于投资。“完片保险”( Completion Guarantee)也称为“完片担保”(Completion Bond)或“完片保函”(Completion Guaranty),是由完片保险(担保)公司以合同的形式,向投资人保证影片能够在预算内按照剧本和拍摄计划,按期完成拍摄制作并交片给发行商的一种履约保证。完片保险提供两方面保证: 一是预算不超支,二是制作不超时。超支和超时而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影视保险已经是好莱坞影片制作最关键的部分之一,某种程度上决定一部影片的生死。一部影片只有提供符合条件的投保证明,才会有投资人投资,才能融到经费,才能获得政府拍摄许可,演职人员才会放心工作,业主才会租赁拍摄场地和设备等等。保险公司出于商业目的,为避免因影片制作延误或其他事故导致损失,会渗透到电影筹划、创作、选角、融资、摄制、放映、宣传等几乎每个环节,逐步成为电影的合作者甚至掌控者。
国内影视保险市场现状和开拓障碍
在现有的国内影视保险市场上,只有少数保险公司涉足了相关的影视保险业务。内资公司主要有人保财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公司提供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演艺活动公共责任险、演艺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等业务,尚未有专门的影视保险条款。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试水过影视出口收汇担保保险业务。各公司该类业务规模均不大。相较于好莱坞影视保险业务和国内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来说,我国的影视保险极其弱小,表现为参与公司少、险种单薄、保障范围有限。保险业务主要集中于演职人员意外与健康保险、设备道具等财产保险、剧组责任保险三个方面,基本属于传统保险业务在影视领域的延伸,真正意义上能够服务于整个影视制作流程的影视保险仍属于探索阶段。保险公司也未从商业和专业角度真正直接参与到影片开拍前的立项与成本预算、开拍后的片场管理等流程中来。国内影视保险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
市场方面一方面,不成熟的影视市场环境,风险决策机制欠缺。国内的影视市场仍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影视投资赌IP赌明星赌市场、投机取巧屡见不鲜,立项后的风险管理更加是无从谈起。宁愿花钱砸明星、砸宣传炒作,也不愿进行基础的风险管控。影视制作流行导演中心制,凡事导演一人说了算,财务不透明,加重保险风险。另一方面,保险意识弱,投保意愿不强。目前,我国影视投资市场主要是以中小民营资本为主,大约 90%来源为自有资金,外来资本的约束压力不足。此外,国家法律法规也未有关于影视制作行业的强制性保险要求。与其增加保险费支出,制片方更愿意自担各类风险。
保险公司方面一是核保标准缺失。现有的影视保险业务中,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可供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保险公司难以评估每位导演、演员、剧本等各种要素,以致于无法测算出整个作品的风险指数,从而拟定对应的条款费率。二是专门人才缺乏,业务拓展意愿不强。目前中资保险公司缺乏既懂保险又懂影视的专门人才,绝大部分依靠国外的再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核保能力等支持,承保意愿不强烈。
影视审查制度带来的完片风险国内的影视制作存在着严格管控制度。电视剧拍摄前需要先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审和立案,提供剧本和详细演员情况,过审后电视剧才能开拍并进行后期制作。播出前也需要广电总局审查合格后出具播出许可,才能在电视台或网站播放。《电影产业促进法》除了对“涉及重大题材或者国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军事等方面题材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电影剧本报送审查”外,仍然规定了一般题材的备案制度和严格的上映审查制度。“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不得发行、放映,不得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进行传播,不得制作为音像制品”。由于审查原因,影视作品不能完结或完结后不能公映,是所有影视保险参与者都面对的一个顾虑。此外,国家法律法规也未有关于影视制作行业的强制性保险要求。与其增加保险费支出,制片方更愿意自担各类风险。

【保险供给策】论影视制作行业的保险支持与发展

【保险供给策】论影视制作行业的保险支持与发展

影视保险市场拓展的路径和建议
强化对影视保险的宣传,提升保险意识。影视保险参与主体,不仅包括保险公司,还包括影视投资者、影视从业人员、影视资本市场人员、政府影视文化产业管理人员等。要大力宣传、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保险模式,使所有参与者都认识到保险在影视投融资、制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信用担保的作用和其社会管理职能,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保险成为影视产业内在的生存与发展需求。
培养影视保险专家型人才。好莱坞的影视保险从业人员,既有精通保险业务的保险人员,又有熟悉影视制作每一环节具备各种影视高科技知识的各类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能建立影视产业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保险的大数原则来“一对一”拟定具体影视作品的保险条款、费率、保额等,还能深入片场实地监督影视作品的完成过程,及时并专业地控制风险的发生。我国同样也需要朝上述标准努力培养一批专业的影视保险复合型人才。
大力发展专项保险机构。一是鼓励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发展成立专门的影视保险公司;二是建立电影保险经纪公司,培养电影保险经纪人,贯通影视和保险两个领域,搭建影视和保险的合作桥梁。
逐步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依据导演、演员、剧本等设定不同的票房与收视率评估指标,赋予不同的风险因子及权重。根据模型,保险公司能够推算出不同剧组的票房、收视率指数,测算出影视作品完成过程的风险指数,从而能够为剧组量身定制保险合同、费率和保额等核保要素。
加强业内合作。一方面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产品和做法。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发挥政府管理部门、保险行业、影视行业、银行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相互沟通协作,制定影视保险的行业管理体系,共同推广影视保险业务产品。

UNIFI完片担保 | 完片担保完整投保流程(中英文)

完片担保投保流程(中英文)

让我们帮你简化,流程有序的完成基本的完片投保流程

We are committed to providing you exceptional service and support. There is no formal application to submit. After contacting us, our expert and experienced staff will help to guide you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1.   Submit
  2.  Consider
  3.  Document
  4.  Track
  5.  Deliver
  6. Process

1. SUBMIT

To begin, we will need to know some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you and your project. Please call us directly or, if you prefer, send us the Picture Information by email.

Next, unless we already know of your financing sources, we will ask you to furnish proof of your funding commitments. Proof of funds (POF) typically takes the form of a short summary describing each financier and investor that has committed to advance production funds, the amount of and, if applicable, any pre-conditions (e.g., script or cast approval, completing pre-sales) to their funding commitments, together with a fully-signed copy of a term-sheet, commitment letter or funding agreement. We do not require all production funds to be on deposit. We simply want proof that you have secured the funding commitments needed to fully cover all budgeted costs of production.
After POF is accepted, we will ask you to submit your key production elements (i.e., screenplay or teleplay(s), budget, shooting schedule and post-production calendar) to our Production Department, and all relevant financing,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tracts to our Business Affairs Department. Whenever possible, we will assign the same executives to manage your account to promote trust,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expediency.

2. CONSIDER:

Our Production staff will review your key production elements and any additional Production Information they may request. They are not judging your production’s artistic value or whether they believe it will meet with critical or commercial success. They just want to assess whether the resources (personnel, time and money) that will be made available to you will be adequate for you to produce, complete and deliver your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s evaluation usually takes about one week to complete. Next, our Production staff will arrange to meet with your production team members (which may include the individual Producer(s), Director, Line Producer, UPM, Production Accountant and department heads) to solicit their ideas and opinions on the budget and schedule including any unusual or challenging conditions. We will exchange recommendations for any warranted adjustments if we believe the level of the crew’s experience and skill, the duration of the shooting or post-production schedule or the budgeted costs of production are insufficient. We know unforeseeable events may befall even the best managed productions. However, during this stage, our mission is to make sure that the production team will have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is thoroughly prepared to manage any anticipated challenges before cameras begin to roll.

At the same time as our Production staff is evaluating your production elements, our in-house Business Affairs staff will evaluate your leg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e relevant financing,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tracts. This usually takes about one week to complete.

If we are confident that your production team has the experience, expertise and skill, and you have secured the contractual rights and financing needed to produce, complete and deliver the production within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then we will “underwrite” your project. This is an internal process during which we approve your submission and undertake to issue the completion bond for your production subject to legal documentation.

3. DOCUMENT:

Once we underwrite your production, our in-house Business Affairs staff will ask you to furnish Legal Information and will start to prepare and negotiate the Completion GuarantyCompletion Agreement and other related legal documents including the Director’s UndertakingCompletion Guarantor’s Power of AttorneyProducer’s Power of Attorney and Copyright Mortgage and Assignment. You will also need to furnish (or have your insurance broker-agent furnish) proof that you have obtained the Basic Insurance Coverages.

The legal counsel representing each financier or investor in your production will prepare their respective Funding Agreements and collateral assignments or charges. Typically the legal counsel representing your principal financier will prepare Interparty Agreements, Intercreditor Agreements, Notices of Assignment, Letters of Credit, Laboratory Control Agreements and Deposit Account Control Agreements, as may be applicable. Whenever practical, we will use pre-negotiated contracts to help streamline and expedite the legal documentation process.

4. TRACK:

Once the legal documents are fully signed, we will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production from the start of principal photography through post-production and delivery by checking call sheets, wrap reports, production reports and cost reports.

We recognize every production is different and some require greater service and support than others.We will adjust the level of our involvement as it is needed or requested. Our staff has encountered a wide variety of production difficulties. They are able to recognize the routine rigors of production without overreacting or feeling the need to intervene. If complications should arise,we approach each challenge with level heads and practical, collaborative solutions.

5. DELIVER:

We have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in fulfilling film,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delivery an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Upon completion of post-production, we will work together with your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t-production supervisor to ensure all bonded delivery materials are properly manufactured and presented to principal distributors.

If necessary, we will assist you in correcting and resubmitting any missing or defective items. In most cases, we and your distributors will agree to resolve any delivery disputes by binding, expedited arbitration.

6. PROCESS:

Our completion bonds are currently being issued directly by Atlantic Specialty Insurance Company (ASIC), which is an admitted carrier and one of OneBeacon’s highly-rated and financially strong underwriting companies. ASIC takes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adjusting claims and paying 100% of any completion bond losses. Accordingly, your financiers and investors, (1) should only need to confirm ASIC’s excellent financial strength rating and avoid the need to pore over the financial strength ratings of numerous insurance and reinsurance companies, and (2) will not have to separately resolve and enforce claims through multiple actions, in various jurisdictions against multiple reinsurers, which is often a prerequisite to any loss recoveries when dealing with other bond companies. Furthermore, OneBeacon has a dedicated claims department with the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to investigate and resolve any claim that may arise under our completion bonds. They will provide the forms, instructions, and assistance needed to process any claim. The UniFi team will provide its collective expertis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help to ensure every claim is properly adjusted and quickly paid. UniFi’s re/insurance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give you and your financiers and investors extreme legal and financial protection and security.

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卓越的服务和支持。无需正式的申请提交。在与我们取得联系后,我们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将指导您完成以下步骤。

  1. – 提交
  2. – 审核与评估
  3. – 法律文件
  4. – 制作追踪
  5. – 影片交付
  6. – 担保过程

1. 提交申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您和您项目的一般信息。请直接致电我们,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将影片信息发送给我们。

接下来,若我们还不知道您的融资来源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您提供资金证明。资金证明(POF)通常采用简短摘要的形式,其中包括每个融资方和投资者所承诺的提前支付的拍摄资金、具体数额,如果有可能,也可在投资承若书中列出其他的前提条件(例如,脚本或选定的演员,完成的预付款等),以及完整签署的条款清单,承诺函或资金协议副本。我们不要求全部投资金额的定金,我们只是需要您已经获得了完全涵盖所有预算成本所需的资金承诺的证明。

在资金证明(POF)评估通过后,我们会要求您向我们的制作部门提供您的主要制片要素(即:剧本或电视剧、预算、拍摄时间表和后期制作日程表),以及向我们的业务部提交所有相关的融资、制作和发行的合同。只要有可能,我们将指派相同的管理人员来管理维护您的帐户,以促进双方信任,沟通与合作。

2. 审核与评估: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浏览评估您的主要拍片要素,以及他们可能要求的任何其他拍摄信息。但他们不会判断您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不会评判其是否会取得关键性的或商业上的成功。他们需要评估您的资源(人员,时间和金钱)是否让您的作品得以顺利拍摄、完成和交付。制片部门的评估通常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安排与您的制作团队成员会面(其中可能包括独立制片人、导演,制片统筹,制片主任,制作组会计和部门负责人),并征求他们对预算和时间表的想法和意见,包括可能出现的不寻常或富有挑战的条件和情况。如果我们认为剧组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拍摄时间或后期制作时间表,或预算生产成本不足的话,我们会就任何必要的调整再做交换建议。我们知道即使某个项目是由最出色的团队在进行制作,期间也可能会发生不可预见的事件。但是,在此阶段,我们的任务是确保剧组拥有足够的资源,并在开机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任何预期的挑战

在我们的工作人员评估您的制片要素的同时,我们的内部业务人员将评估您在相关融资,制片和发行合同下的合法权利和义务。这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我们确信您的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您已获得在可用资源内拍摄、完成和交付所需的合同权利和融资,那么我们将“承保”您的项目。这是一个内部流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批准您提交的申请,并承诺根据法律文件为您的拍摄做完片担保。

 

3. 法律文件:

 

一旦我们承保您的拍摄,我们的内部业务人员将要求您提供法律信息,并将开始准备和具体协谈完片担保,完片协议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包括董事的承诺完成担保人的授权书,制片人的版授权书版权抵押和转让。您(或让您的保险经纪人 – 代理人)还需要提供证明您已获得基本保险承保范围

关于您拍片项目的每个融资方或投资者的法律顾问将准备他们各自的资金协议和抵押品分配或费用。通常,代表您的主要融资人的法律顾问将准备可能适用的Interparty协议,Intercreditor协议,转让通知,信用证,实验室控制协议和存款账户控制协议。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将使用预先商定的合同帮助简化和加快法律文件流程

 

4. 制作追踪:

一旦法律文件全部签署,我们将通过检查电话单,包装报告,拍摄报告和成本报告的方式,来监控从主要摄影开始到后期制作和交付的生产进度。

我们知道每种制片都是不同的,有些需要更多的服务和支持。我们将根据需要或要求调整我们的参与程度。我们的员工遇到过各种各样拍摄中出现的困难,他们也了解日常拍片的严格程度,所以不会过度反应或做出干预。如果一旦出现复杂情况,我们将采用平台和实用的协作解决方案来应对每一项挑战。

 

5. 影片交付:

我们在实现电影、电视和新媒体交付与发行要求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完成后期制作后,我们将与您的内部或外部后期制作主管合作,确保所有保税交付材料均已正确制造并呈交给主要发行商。

如有必要,我们将协助您纠正并重新提交任何遗失或有缺陷的物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和您的发行商将同意通过约束性,快速仲裁解决任何交付纠纷

 

6. 担保过程:

我们的完片担保目前由Atlantic Specialty Insurance Company(ASIC)直接发行,该公司是一家公认的承运人,也是OneBeacon的高评级和财务实力雄厚的承销公司之一。 ASIC全权负责调整索赔并支付100%的完片担保损失。因此,您的融资方和投资者:

(1)应该只需要确认ASIC的优秀财务实力评级,并避免对众多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财务实力评级进行审查,

(2)不必单独解决和执行通过针对多个再保险公司的多个司法管辖区的多项诉讼提出索赔,这通常是与其他担保公司打交道时任何损失赔偿的先决条件。

此外,OneBeacon拥有专门的理赔部门,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调查和解决我们的完片担保可能产生的任何索赔。他们将提供处理任何索赔所需的表格、说明和帮助。 UniFi团队将提供其集体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帮助确保每项索赔得到适当调整和快速支付。 UniFi的再保险/保险结构旨在为您和您的融资方、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法律保障和财务保护

微信图片_20180717132807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UNIFI完片担保

完片担保——生国外为监管、生国内为投资

完片担保(Completion Bond、Completion Guarantee、Completion Guaranty):担保人向电影投资人提供的电影将在规定时间和资金范围中完成的担保合同协议。一般来说,扣除偶发性事故预算,影片预算在25万美元内的,非必要配置完片担保,影片预算在25万美元以上需要通过风险评估来评估需要采用何种完片担保。

完片担保的意义:

制片人——证明电影项目拍摄进程和所用资金可控性,显示其投资风险低,对独立制片人来说意义重大。

对投资人——帮助非电影从业投资人评估项目可控性,并保证该片按时按投资金额交付,不会超期并追加大量资金。

完片担保的流程简述:

1、制片人向完片担保公司提出申请

2、完片担保公司对选中项目要求制片人提供详细材料,进行全面评估

3、对通过的项目立项,签署法律文件,收取保费

4、对制片过程前期进行拍摄计划,拍摄人员的最后确认

5、拍摄期每日监控财务现金使用状况,影片后期制作的监控

6、当超支不可避免时,全面接手制片环节,完成影片拍摄和后期制作

7、如项目停止,对投资人索赔进行全额退款

通过以上简单的概述,可以得知完片担保可以帮助独立制片人建立起良好的风控,来更好的获取资方的信任,帮助不熟悉影视制作流程的投资者衡量制作风险。

那么国内外在做完片担保业务的公司又哪些?他们的担保模式有什么不同?在面临中国市场时,他们有什么发展局限?

完片担保——生国外为监管、生国内为投资

完片担保——生国外为监管、生国内为投资

国外完片担保公司地域分布以美国为主,尤以Film Finances Inc.(FFI)最为出名。通过对厂商业务模式的扫描发现,北美、澳洲等多家公司完片担保模式均为传统模式,根据项目风险又分返点担保和标准保费担保。

除传统模式之外,Pro Sight在完片担保业务上相对FFI更像是后起之秀,该公司的担保模式是影视基础险+完片担保模式,并且不像其他传统完片担保公司要求申请者在初始提交申请时就提交所有文件,而是帮助一些对完片担保、金融、保险不熟悉的独立制片人共同细化项目申请书。

几家国外公司所担保影片数量对比:

完片担保——生国外为监管、生国内为投资

完片担保——生国外为监管、生国内为投资

上图可以看出,完片担保届大佬FFI从1950年建立开始,为不下3188部影片做过担保,其他公司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级别,更有甚者,曾经业内有名的International Film Guarantors、Asia Entertainment Finance Associates Ltd等公司已经解散。

相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市场发掘较为完善,市场规范性强,中国电影市场增长空间大,监管不规范,可以成为金融资本快进快出的好市场。但国外完片担保厂商直接把业务发展到本土并不容易,虽然FFI到上海开辟了中国办事处,但担保的也是一些大制作影片,那么国外公司担保模式在国内发展会遭遇怎样的困境呢?

1、审核风险

由于我国电影未实行分级制,电影立项到拍摄之间寻求融资都会遇到不小的困境,审核不通过拍摄不能获得许可,或者拍摄后不能获得“龙标”都会造成资金回流困难。

2、电影工业化程度低

——“导演中心制+没有工会+剧组缺乏监管“像是电影工业制作环节中的三道重锤。

我国电影拍摄环境继承前苏联导演中心制,剧组中导演话语权过大,常常以“艺术”为名,拖延拍摄周期,超支使用预算。当电影超期超支拍摄,不能保证完片交付时,没有工会可以提供导演、剧组的调换,风险极高。而对于热钱涌入的电影圈,资本追逐导演,“不差钱”的导演更加拒绝完片担保的监管介入。

3、不信任非风险共担

完片担保作为一种评估、监管、担保的服务,终究是服务性质,而野蛮式生长的中国电影圈中,制作人、导演往往也是投资人,完片担保没有提供资本介入来共担风险,很难取得话语权,更难谈监管和不能及时交付接管制作,撤换剧组。

4、中外合拍的法律差异

北美在电影行业反垄断方面出台了众多法律,最为出名的当属派拉蒙法案,对于内地到处都是“全产业链布局”的影视公司,国外公司认为不够专业化。

完片担保——生国外为监管、生国内为投资

完片担保——生国外为监管、生国内为投资

回到国内,面对电影工业化程度极低的制作端和导演中心制,直接照搬西方完片担保体系非常困难。国内厂商就此开发出更多套路——重监理,轻处罚;主投资,主制作。

由于电影产业近两年处于上升趋势,金融圈热钱涌入,大批影视项目导演并不难融资,IP热度高的项目更是诸多投资公司的争抢之地,所以大多数导演对需要被监管的担保并不感兴趣,而对可以为自身带来更多资源与服务的介入方式,以及通过投资与影片项目共担风险的合作方式更为中意。因此,目前国内开发完片担保业务的公司都采用的是与投资、制作相结合的“类完片担保”模式

类完片担保模式的发展局限:

1、制作公司与保险公司牵手,最终主推基础险

中央新影和平安产险推出的所谓完片担保,实质上做的还是对演员、剧组、拍摄设备投保的基础险,并非真正的完片担保。

2、担保为次,参与制作流程、进行投资为主,监管仍然得不到完善

和力辰光、国华文创和盛万影视,都是向影视项目提供融资服务的类完片服务,和力辰光更是提供影视制作优化——实际上就是参与了电影拍摄。这些介入资金和制作的模式,就意味着并非独立的第三方,那么时间和金钱的监管力度就可想而知了。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影视保险服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