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税”税改政策要暂缓执行了?

作者 | 吕世明
“胳膊拗不过大腿!税收政策可能先不改了,维持原状!” Read More
影视保险 | 剧组人员保险 | 航拍无人机保险 | 明星艺人保险 |
作者 | 吕世明
“胳膊拗不过大腿!税收政策可能先不改了,维持原状!” Read More
横店影视工作室陆续收到税务局通知 征税方式将由定期定额改为查账征收
影视公司危机来了?这锅别让“税改”背
9月3日,横店影视工作室陆续收到了国家税务总局东阳税务局下发的通知:将逐步终止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征收方式将改为查账征收。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过去的税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查账征收将使得影视圈的规则更透明、更易于管理,此举将帮助清退一批不专业的公司,让资本变得更理性。
“查账征收”比“核定征收”更为规范和严格
此次在横店实行的查账征收与之前的核定征收的区别是什么呢?业内人士表示,核定税收通常是用于规模小、会计制度和审核制度不完备的企业。他们无法做到精准核算收入中成本的部分,因此税务部门只能根据企业情况来制定定额的税率。而查账征收方式则要求企事业单位除了有专职的会计人员之外,还要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比起核定征收方式要更规范和严格。 Read More
来源:网络大电影(ID:wxs360) 文/网大君
电影暑期档已经过去,2018年1-8月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约457.83亿,成绩喜人!然而,单月前3电影就占到了票房的五成,炮灰也不在少数!
2018年1-8月实现票房457.83亿
全年票房将冲刺700亿!
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到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
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99.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 Read More
影视行业已经迈入了资本寒冬!
对于这一事实,行业里有很多人仍然不为所动,在盲目扩张。但不管你信与不信,影视行业凛冬已至,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前不久,赛富亚洲投资基金会首席合伙人阎焱曾表示,有电影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接近1000亿,现在可能200亿都不够,而目前现在市值最高的电影公司,接近300亿,但这也是从高峰跌到了三分之二。在他看来,由于盈利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现在资本市场对影视公司的热捧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影视业也可能就此进入漫长的冷冻期。
除了资本外逃,近两年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放缓,并且进入头部内容时代,产出的电影要么是像《战狼2》《我不是药神》《前任3》等动辄几十亿的大片,要么就是默默无闻的亏损片。票房体量维持在1-3亿的影片则明显减少。
今年,从崔永元事件延伸而出的关于明星片酬、阴阳合同、加税补税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是给影视行业雪上加霜。如此种种都加速了影视行业寒冬的来临。而最近不断被曝出的横店生意萧条现象,以及阅文收购新丽事件,这些也都是影视行业寒冬已至的最直观证据。 Read More
日前,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大采购方平台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发表《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矛头直指演员高片酬。
文艺界关于抵制行业不良之风的倡议并不少见,但这一次9家公司明确提出“单集不超过100万元,总价不超过5000万元”的具体限额,声明一出,舆论喧嚣。对天价片酬进行限价,在业界颇具共识,但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对9家公司发声资格的质询,有对限价联盟能否统一行动的怀疑,有对天价明星规避限价的担心,也有对“一刀切”是否会侵害普通从业者利益的忧虑。
不能否认,行业规范的形成需要不同立场的主体出来发声、协商。作为在专业领域沉潜多年、熟谙情况的从业者,当他们有不 Read More
有人形容2018年上半年的影视圈是“寒冬来临”,不是没有道理。先是崔永元曝出“阴阳合同”,紧接着国家拟将明星工作室的税收政策由核定征税改为查账征税,最后几大视频网站和一些业内领头制作公司联合发布限制“天价片酬”的声明。
“声明”一出,网传不少明星开始自降片酬,虽然这些消息没有得到官方认证,但在搜狐娱乐采访的几个制片人、编剧来看,此次对“天价片酬”的整治,力度前所未有,变化也在悄悄发生:投资人不敢投大剧,演员不敢轻易签约,还有不少演员受上述几个事件的影响,新戏暂停。但更多的是,很多人持观望态度,等着第一个“触碰红线”的人,看他会有什么结果,而这个结果势必对未来产生指引。
声明之下,众多明星新戏停滞
在几大视频网站与领头制作公司的联合声明中,对演员的片酬做了明确规定: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Read More
1929年5月16日第1届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颁奖典礼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酒店举行,275位电影人参加了这场私人晚宴式的小规模典礼。
2009年2月22日,柯达剧院内蓝色舞台在水晶坠饰的装点下格外璀璨,随着颁奖人宣布《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摘得最佳影片的桂冠,全美3694万、全球数十亿的电视观众同时见证了这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经过81年的发展,奥斯卡电影节见证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电影潮流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将那个小金人收入囊中也成为了全球无数电影人的梦想。从创始之初,奥斯卡电影节就注定了其与好莱坞主流电影工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26年,时任好莱坞八大制片厂之一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总裁路易斯·B·梅耶(Louis B. Mayer)提出了关于建立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初步构想,希望以此来聚集好莱坞包括演员、导演、编剧、摄影师、制片人在内的精英分子,使他们成为好莱坞的支柱,在制片厂中起到主导作用。
1927年5月4日,来自好莱坞的36位头面人物正式建立了非营利性组织“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AMPAS),著名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成为了第一任院长。同时为了表彰电影工业成绩显著者而设立了“学院奖”(Academy Awards)——今天被越来越多地称为奥斯卡电影节(Oscars)。发展至今,学院已经拥有来自电影工业各个环节的近6000名会员,而他们的投票最终会决定奥斯卡电影节奖项的归属。
首届奥斯卡电影节奖的颁奖通过广播进行了全程直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