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脸”震撼美国市场,国产影片输出海外还应“做自己”
来源:艺恩网
“亚洲富豪”成爆点——席卷美国的主流亚裔文化
2018年美国暑期档票房以不俗的表现正式收官。
暑期档末,以一己之力贡献了2200万美元票房,并于一夜之间席卷全美,《疯狂的亚洲富豪》这部全“亚洲脸”、并使“亚洲脸”成为主导人物的影片所带来的影响呈现出前无古人之势。它大胆突破了美国的主流电影模式,为美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同时,它也无疑成为了国内电影成功“走出去”的借鉴范例。
由华纳兄弟制作的《疯狂的亚洲富豪》以亮眼且吸睛的方式登场。其故事题材为浪漫喜剧,讲述了一个亚裔女性版灰姑娘的爱情故事。雍容华美的场景陈设、浪漫诙谐的人物对话,这部高质量制作的影片已经获得了应有的回馈,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达到了96%。
然而起初,这部影片却并不被业内看好。
对于一个由白人主流文化主导的国家,其电影文化也无疑需与大环境契合,这一点从多数美国影片中,主导人物的人设(白人男性)便可窥一二,当然也有少数例外。《疯狂的亚洲富豪》这部影片最初的主导人物设定是一位白人女性,但最后未能实施。可以看出,一部由全亚洲演员组成、并由其主导的影片,在美国大市场、大环境的覆盖下,无疑是一个十分冒险的举措。
但是,在这个文化大熔炉中,亚裔作为人口增长最快的族裔群体,其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一直以来,美国本土展现亚裔文化生活的影片、影视剧少之又少。即使在剧中展现了亚裔面孔,其角色也大都无关痛痒,抑或难以脱离主流文化对亚洲人种的刻板印象。比如在影视剧中,中国人在学校的书呆子形象;中国女人戴着眼镜、说话温和、擅长钢琴;中国男人精通武术,等等。这些形象或许贴合了其他族裔眼中的亚洲形象,但绝不是亚裔自己所熟知且认可的。
“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我一直以来在影视剧中看到了很多长得像我,但行为并不像我的人。那些影视人物让我越来越意识到,我并不符合那些人设,即使那些人设是主流文化承认并接受的。”Allyson赵是一位美国华裔,现在从事记者工作。她认为,至少从预告片上看来,《疯狂的亚洲富豪》是一部她一直以来翘首以盼的电影。“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全篇没有任何武术或其他刻板印象的痕迹……从这部电影中,我在演员身上看到了我熟悉的文化”。
因此,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文化共鸣,亚裔群体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目标受众。这一受众优势,叠加亚洲文化极速蔓延的影响力以及全球的票房强大力量,这部价值3000万美元的电影并非如最初的想象一样,是一场不计后果的豪赌。相反地,这部影片将注定成为一个广至全球范围的爆点。
做“有血有肉”的电影——从《疯狂的亚洲富豪》的爆火揭示国产影片的出口之路
中国电影虽想进军美国市场,但过往种种尝试大都以并不体面的战绩黯然离场。鉴于此,艺恩网从《疯狂的亚洲富豪》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逆推国产影片出口海外不温不火的症结,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文化兼容性弱,偏离美国主流文化
《疯狂的亚洲富豪》虽然颠覆了美国主流影视中白人男性的主导地位,设定亚洲裔群为影片主导人物,但其展现出的影片内容及人物设定却紧密贴合美国主流文化,深为美国受众所理解、接受。相形之下,我国海外出口影片虽以着重渲染、宣扬东方文化为卖点,在内容上却难以得到美国观众的共鸣,最终未能打开美国市场。
2、故事情节苍白空泛,重视华丽视觉效果
或许是想要复制好莱坞影片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使影片更为受众喜欢,国产的海外出口影片常常被大手笔地投资到诸如特效、制作技术等方面,却忽视了每部影片都应该去讲一个好的故事,本末倒置。美国观众因早熟习好莱坞大片套路,对我国出口的高投资特技影片并未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最终在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如文化差异),我国出口影片多以高投入、低口碑的姿态淡出海外市场。而影片《疯狂的亚洲富豪》的故事结构可概括为“《灰姑娘》混搭《拜见岳父大人》,再加点《小时代》,”虽不是复杂的叙事结构,情节却也跌宕起伏,充满笑点与泪点。也因此,该影片的口碑在一夜间迅速发酵,拿下了美国票房榜首。
3、演员无明显性格特点,无辨识度
影片《疯狂的亚洲富豪》中,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极高的辨识度,即“有血有肉”的人物。与之相较,以往国内输出的大量影片皆以堆砌明星为主,角色多且杂,人物无个人性格或鲜明特色,其存在自然也无实际意义。所以,想要打开海外市场,与其想借由明星效应带一波流量,不如去塑造一个特点鲜活的人物来得简单粗暴。
结 语
近年来,亚洲观众已经日渐成为好莱坞难以忽视的庞大群体。也因此,《疯狂的亚洲富豪》的成功将无疑成为里程碑式的存在,不再单一奉行以白人为主导的主流文化,为美国主流电影的内容增加了新的可能性。同时,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也无疑成为了国产影片有效“走出去”的借鉴范例,为国产影片能成功打入海外市场上了必要的一课。
文章内容部分参考自:The Washington Post, TIME, Variety,人民网,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