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 才是电影工业的发动机

◆ 朱光

戴锦华教授并不太认同自己被公认的抬头“著名影评人”,“我是通过电影业去认识我们的世界,电影几乎可以把握当今世界发生过的任何大事件。”

她于日前在宁波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上表示,借助电影、影评去看世界是可能的,关键在于创作者、评论家是否有思考能力。例如,艺术电影往往因为票房的不可测,而似乎被简单归结为电影工业的“软肋”,大部分人会把艺术电影与票房收入“对立”起来,仿佛是艺术电影拖了电影工业的后腿。但是,稍加思考就会知道——艺术电影,才是电影工业的发动机。

没有聚集于美国纽约,以及欧洲各国等好莱坞之外的独立制片公司,近百年来探索影片的新风格、新样式、新格调,哪有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繁荣至今。所以,不能简单说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就是一部商业电影,或者马丁·麦克唐纳的《三块广告牌》只是一部艺术电影。与此同时,近来,《村戏》《爆裂无声》《老兽》等一批中国青年导演创制的艺术电影,也开始赢得些许票房关注。

艺术电影这个概念,就是美国人发明的。格里菲斯1916年拍摄的《党同伐异》被学术界公认为史上第一部艺术电影。1925年,俄罗斯电影导演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算是第二部。

上世纪20年代起,欧洲电影人开始把电影分成娱乐和艺术两大类,前者面向大众,为娱乐而生;后者针对知识分子,是严肃电影。上世纪30年代起,美国好莱坞电影也逐渐开始区分拥有文学底蕴的艺术电影和面向大众的类型电影。在我们的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专设一门课程为《好莱坞类型电影》。

所谓“类型电影”,就是在艺术形式上是模式化、类型化的作品,例如西部片、黑帮片、警匪片、言情片、科幻片、公路片等等。中国观众大都认为韩寒的《后会无期》算“艺术电影”,但是若按照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区分,这只是一部商业电影里的公路片——其经典代表是《邦尼和克莱德》。至于那些有了第一集,就继续拍续集的电影,毫无疑问从第二部起就是冲着商业目的而去。例如《星球大战》系列、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甚至《教父》的第2、3部。所以哪怕这一类电影的第一部有艺术追求,但其实第二部起,在艺术形式上就是模式化拷贝前一部,因而成为商业电影。

所以说,成功的艺术电影其实是商业电影的第一个“模板”。而这其中的质变,通常取决于独立制作公司是否能壮大。在美国,专门制作艺术电影的独立制作公司,早在爱迪生时代就开始起步。由于去年迪士尼影业宣布收购21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部分资产,因而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变革为“五大”,而在20年多年前还是“八大”。目前的“五大”分别是迪士尼、华纳、环球、派拉蒙和索尼哥伦比亚。去年,前三家的年度票房都超过了50亿美元。曾经位列“八大”的米高梅因为多次资产重组,只剩下片库,不再列入能全线介入制片与发行、拥有制片基地、占据相应市场份额的大公司行列。相比之下,一些原先的独立制片小公司奋起直追。而大公司也乐于在保有小公司艺术风格的同时,在资本上收编它们——一来把小公司当做艺术风格和“商业电影案例”孵化器,二来也显得大公司没那么商业化,似乎有情怀追求。例如,新线属于华纳、索尼经典归为索尼哥伦比亚、探照灯归属迪士尼……

如果说商业电影好比是连锁百货店的话,那么艺术电影就是一家家精致的风格化精品店,收购了小公司的大公司则是意图在连锁百货里融入精品专柜。

欧洲政府和电影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如果不主张自己的艺术风格,其电影市场将被美国商业电影主导甚至覆灭,所以法国对美国影片课以重税,以补贴本土电影;英国则把彩票收益注入本国电影制作;德国电影人则从德国避税法来获得传媒基金的融资……而中国电影自2002年起刚刚步入市场化竞争,此前的年度票房收入通常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近几年来每年增幅多达30%以上,所以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似乎还来不及让人理性思考“艺术电影”尤其是国产艺术电影在国内电影发展过程中的“定舵”作用。只是在前年暑期档,受资本主导,以所谓迎合大众口味、攫取票房为目的的商业电影,屡屡票房触礁之后,以知识观众为目标、追求品质的艺术电影,才得以露出尖尖角。最近,《爆裂无声》《老兽》《村戏》《暴雪将至》,以及先前获得国际电影节认可的《白日焰火》等一批展现中国青年导演独特视角的影片,开始让“艺术电影”这个话题浮出水面。

好莱坞哪怕在印度造了“宝莱坞”,甚至在尼日利亚还有“尼莱坞”,其根本目的,首先还是商业企图。而电影艺术家们,无论美国、印度、法国、中国还是尼日利亚,都是为了情怀和理想投入艺术创作。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的代表人物有希区柯克、伍迪·艾伦等,以及从《英雄》开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象的好莱坞“免检”电影,直至《无极》终结了这一“捷径”……

没有商业支撑的艺术,可以勉强度日;没有艺术支撑的商业,必将穷途末路。

转载自:新民晚报

拍片保